2018年9月份鸡蛋价格走势呈现出高位回落的态势。
9月初,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的平均价是4.66元/斤,月末是4.32元/斤,月末比月初下降7.30%;比去年同期的3.73元/斤上涨15.82%。
月内的较高价是4.94元/斤(9月20-22日),比8月份的5.06元/斤2.37%;比7月份的4.15元/斤上涨19.04%;比6月份的3.76元/斤上涨31.38%;比5月份的3.88元/斤上涨27.32%。
月内的较低价是4.32元/斤(9月30日),比8月份的3.92元/斤上涨10.20%;比7月份的3.16元/斤上涨36.71%;比6月份的3.31元/斤上涨30.51%;比5月份的3.42元/斤上涨26.32%。月内的较高价比较低**出14.35%,波动的幅度比8月份的29.08%明显收窄。
进入9月份以后,鸡蛋价格在月初一度下降,随后反弹;下旬的价格出现明显下降。月内价格的较高点和较低点均出现在下旬,9月末的价格低于8月末的价格,整体态势显示出蛋价上涨的势头已成强弩之末,后期的走势会进入下行通道。
9月份上中旬价格连续上涨,既有季节性因素,即临近中秋节的因素,也有网络报价拉动的因素,即在鸡蛋供应充足、市场需求平稳的情况下价格出现了上涨。当鸡蛋现货的价格被期货绑定以后,为期货庄家服务的网络报价把期货价格的波动迅速传导到现货市场,是9月份上中旬鸡蛋价格小幅冲高、下旬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。
立秋节气过后,北方地区的气温快速下降,9月份的气温非常适宜鸡蛋的生产,蛋鸡的产蛋量明显增加,批发市场鸡蛋的销售不温不火,需求相对稳定,供求关系运行平稳。尽管中秋节前有的单位对员工发放福利采购了一些鸡蛋,但这都是在上旬进行的,对中旬的销售影响很小,但是网络报价还是把蛋价拉了起来,以至于在下旬出现快速下降。纵观整个9月份,无论是在蛋价上涨还是回落期间,鸡蛋的供应始终充足;无论是在中秋节前(9月中旬)还是国庆节前(9月下旬),鸡蛋的销售态势均比较平稳。 我们对鸡蛋的供应能力是相当有信心的,蛋价的大幅波动不过是网络报价的操弄而已。
在《8月份鸡蛋价格走势分析》中我们曾经谈到: 8月下旬,我们到北方1个鸡蛋的主产区进行调研,在调研中我们看到,当地雏鸡的价格在今年3月份以后一直处于高位,从3-4月份开始,当地养鸡场补栏的热情是比较高涨的,这种高涨的情绪一直延续到8月下旬也没有减弱。有的养鸡场一开始对当时如此之高的价格感到害怕,不敢轻易补栏,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加入到补栏大军的队伍中来。到8月下旬,当地鸡蛋的产能已经基本上恢复到2016年时的水平。这就是我们在《8月份鸡蛋价格走势分析》中谈到的“一旦这些新鸡进入产蛋期,鸡蛋供应过剩的程度将会继续加剧。也就是说,蛋价长时间处于虚高的状态,对养鸡场来说到底是是福耶?祸耶?还有待观察”的来源。
后期鸡蛋价格还会继续按照网络报价运行,价格波动的现象有可能与实际情况相悖,但是从中长期的价格走势来看,供大于求的状况肯定会在某一时间段表现出来,养鸡场应该有些心理准备。此前新发地市场的商户也曾经认为:“期货也有兜不住的时候”。现在看来,距离期货兜不住的时候已经为时不远了。
结论:
1、9月份鸡蛋价格整体上表现出冲高回落的态势,月内价格整体上仍然保持高位
9月份鸡蛋供应的总体形势是产能稳步恢复和增加,蛋价有可能进入下行通道。
2、养鸡场可以暂停扩张的步伐
在鸡蛋供应已经比较充足并且逐渐过剩的情况下,产能继续扩张意味着蛋鸡养殖业的风险正在凝聚。